|
勞動密集型經濟已不再適用於中國。 |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美國《紐約時報》9月3日載文《中國需調整發展模式以期成功》,摘要如下:
北京擔心全球經濟衰退會令失業上升。但就業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自身的發展模式。
大量工人埋頭於縫紉機和工作台前,為全世界製造T恤衫和玩具,這種傳統形象讓人覺得,這個勞動密集型經濟為主的國家似乎有著取之不盡的勞動力供給。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中國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正在以日益增長的速度消耗資金,因此限制了工作崗位的增長,減少了整體經濟中勞動力的比例,從而抑制了家庭消費——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宏觀失調因素之一。
世行北京代表處的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稱,“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是資本密集型,並沒有帶來其他增長方式應創造出的城市就業崗位。”
世行測算,中國的總股本占GDP的比例從2000年的248%增長到2008年的295%,證明了中國近十年的兩位數增長主要來自於資本支出。與此同時,中國的家庭並未從國企的豐厚利潤中得益。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工資在國民收入中的總額從十年前的52.8%下降到2007年的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