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的25年來,中國教育事業經過“普九”(“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制”之簡稱)、頒布“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推出“教育發展綱要”和“教育振興行動”,擴招、產業化探索、“考試經濟”等階段,已然形成今日“全民總動員”的大格局,何以竟有教師少卻了榮譽感?
觀察家們為此找到不少理由:社會追求拜金潮的風氣浸染了校園道德,全國為數龐大特別是鄉村地區民辦教師長期得不到合理待遇,全國教育資源的稀缺和不均衡導致教育灰色空間越來越大,社會生活成本抬高實際上降低了教師收入水平,並不成功的教育產業化實踐(擴招易)和脫離實際的教育效果(就業難)導致的社會對教育界的不信任感升高……概而言之,教育、住房、看病難成為民生“三座大山”已經數年,且有加劇之勢。
中國人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中國的教育水平近20年來明顯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已逾95%,青壯年文盲率降至50%以下,這與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長不無關係。然而今天看來,問題很多,困難不少,不完全在人,更在於制度——“更重要的是整個教育事業心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鄧小平1978年語)。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教育公共投入是否到位、是否足夠?
教師節前,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領銜的課題組發表了一份《2009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中國公共教育投入只占GDP的2.4%,不及印度的2.7%,只相當美國一半——儘管中國教育投入的總量已是新中國最高的時期,但是財政投入占教育支出的比重46%,與西方發達國家的86%差距顯著。而中國百姓對於教育投入比重過大,亦非正常。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乃是一個國家展現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教育既有基礎性、長期性特征,又應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前瞻性、創新性,惟以檢驗教育發展的成效有所滯後反應。而以當下急功近利的風氣,其地位愈發不易得到尊重。
以宏觀言之,加大教育公共投入可以豐富教育資源,有利於教育資源配置,發揮國家教育發展的主導權;以微觀看來,加大教育公共投入,可增加和改善學校及基礎設施,可以優化教育產品,提高教師收入並有利於解決民辦教師之類歷史遺留問題……
當今之中國從一個更長的歷史時期來看,正在完成從產業時代向資本時代的轉型、從物質時代向人文時代轉型,社會財富累積已具有向教育公共投入傾斜的基礎。當此之時,中國正宜加力擴大教育投入,以培育未來二十年的國家競爭力。未來之希望,先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