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目睹中國驚人變化
中國領導人面臨的問題從來都不是是否現代化——而是如何現代化。在毛澤東時代,中國進行了各種經濟模式的嘗試,每一種試驗都促成了有限的增長。但這一切反而使中國愈加落後於西方和東亞。一些嘗試比如“大躍進”運動,給人和環境帶來了災難性後果。一直到1978年主張改革的鄧小平和陳雲重新上台,中國的經濟路線才開始改變。
30年以後,世界目睹了中國驚人變化的成果。到201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可能將超過日本,到2020年或許超過美國。
但經濟的激增造成了高昂的環境代價。中國的空氣和水居世界污染之最,環境污染損害了公眾的健康。中國的增長充滿活力,但同時具有兩面性。
國家的穩定值得稱道
到1978年鄧小平開始管理這個國家時,中國已被之前30年的各種運動搞得傷痕累累、精疲力竭和疏遠孤立。鄧小平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國家有時需要退出社會和經濟領域,這樣民眾的創造力和創業精神才會得到釋放。
3如今的中國人日常生活享有廣泛的個人自由,而這是他們和他們的前輩不曾有過的。中國的官方和民間重新與過去對接,強調儒家等傳統價值觀。超過兩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人士出國旅行、投資股市、下館子,把他們的家裡裝扮得時髦漂亮。不過,從全球標準來說,中國仍是窮國。
中國還存在很多不足。城市難以為多達1億左右的龐大農民工“流動人口”提供基本的服務。收入差距如今逼近世界高水平,中國又變成了等級化社會——而這是當初毛澤東想要消滅的。不過,考慮到過去30年裡中國社會變遷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本質,該國的相對穩定值得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