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F總裁卡恩表示,他支持提高中國在IMF的發言權。 |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26日載文《為何中國尚不能成為全球經濟領袖?》,摘要如下:
在當今這個大多數發達國家的財政赤字都升至創紀錄水平之際,尋找新的全球經濟領袖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僅以官方公布的財政赤字和現金儲備來衡量,中國似乎是這一領袖的理想人選。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位高級官員上周六已在北京透露說,在該機構完成內部重組後,中國可能不久就將成為IMF的第二大股東。
但能否成為領袖並不僅僅取決於手裡的現金儲備。北京要想令人信服地聲稱自己應該在全球扮演更重要角色,就必須顯示出自己了解使現代經濟體得以運轉的規則以及如何照這些規則行事。而當前的經濟低迷卻只能顯示北京在這方面是多麼落伍。中國的市場機制顯然落後於亞洲和西方的那些更發達國家。中國政府的某些機構繼續公然漠視財產權和財產契約。國家的法規往往會遷就那些有實力的國有實體。
外國投資者雖然過去在免受國有部門侵害方面能夠受到一些保護,但在本輪經濟低迷期間他們也淪為了這方面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