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中國首批獲得赴日個人旅游簽證的游客抵達日本成田國際機場,與日本旅游形象大使Hello Kitty合影留念。 |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日本《東方時報》11月5日載文《日本正在瞄准中國的中產階層》,摘要如下:
現在,中國是否有了“中產階級”?我一下子想起了毛澤東的名著《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想起了給人劃分“階級成分”的歷史,但是,時代不同了,如今在中國,“中產階級”好像成為了一種時髦、一種追求,一種千軍萬馬要“達標”的社會現象。
暫時先不談中國方面。日本是怎樣看中國的“中產階級”呢?其實,日本人以及日本媒體幾乎都不使用“中產階級”這個詞匯的。因為“階級”這個詞匯距離馬克思主義學說比較近,又是日本共產黨總掛在嘴頭上的,所以與中國社會制度不同的日本常常使用的是“階層”一詞。而日本人談到的“中產階層”,大多就是指“中產階級”。
今年6月29日,日本《讀賣新聞》在一篇報道中指出:“受到經濟危機打擊的日本企業如何才能東山再起?關鍵在於爭取到中國和印度發展國家的中產階層。”顯然,日本正在瞄准中國的“中產階級”。
報道還指出,“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家庭平均每年收入在50萬到350萬日元(約合3.6萬至25萬元人民幣)的中等收入階層的人口在1990年有1.4億人,而到2008年已經增加到8.8億人,達到了原來的6倍。新增部分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這裡,除了描述出中國和印度的國家變化以外,實際上還給出了一個在日本人看來的中國“中產階級”的標準——家庭平均每年收入在50萬到350萬日元(約合3.6萬至25萬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