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當然是美中關係的定位。在總統大選期間,為了與布什作出區隔,同時為了選票,奧巴馬對美中關係持比較強硬的立場。當選後,迫於金融海嘯的壓力等,奧巴馬在美中關係上態度軟化,白宮團隊引進駱家輝、朱棣文等華裔重量級人物,任命共和黨的中國問題專家洪博培擔任駐華大使,更讓人對美中關係產生玫瑰色遐想。但是,隨著中美之間矛盾的呈現,以及美國國內政治迅速回歸到黨派爭端,奧巴馬的中國政策也面臨修正的壓力。因此,他在訪華前為美中關係作出“兩手”定位:既是重要夥伴,也是競爭對手,這是柯林頓政府後期與布什政府早期對華定位的混合。
其次是對美中合作範圍的定位,也就是具體落實“重要夥伴”的內容,主要涵蓋三項,環保、刺激經濟復甦,以及強化禁止核武擴散。奧巴馬期待中國在排廢指標上配合,從而能讓下個月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不至於太難看;而在經濟復甦不穩的情況下,美國仍然指望中國繼續推動刺激經濟措施,帶動全球加速脫困,美國還要中國繼續加持美國國債,因為日本在中國減持下,再度成為美國的最大債主;至於朝核危機和伊朗核危機處理,美國更需要中國的支持或至少沈默,才能推動制裁。因此,奧巴馬並不諱言,這些方面美中必須鼎力合作,美國單方面無法達標。
再次,是對“重要對手”的內涵作出確認,明確對中國要施加壓力的部分,具體而言,在奧胡會中,奧巴馬將嚴厲提出貿易平衡問題,實際上,美中之間的貿易戰已經開打,而奧巴馬面臨國內支持率下降,失業率情況持續嚴重,會毫不猶豫把矛盾轉嫁到北京頭上,華盛頓將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貨,將要求中國提升人民幣匯率,在這些方面,奧巴馬不會含糊,北京將承受重大壓力,回應美國要求建立新的商貿模式。
第四,當然是人權問題,奧巴馬雖然會採取與胡錦濤私下直接對話的方式,而不是採取公開談判專案,要求中國讓步的“尊重禮貌”模式,但是,在美國國會民主黨內部的壓力,以及人權團體的施壓下,奧巴馬會提出具體要求,並呼籲放寬宗教限制,中方如何回應,會頗費苦心。
第五當然是熱門話題,如何建構東亞共同體和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美國將要求中國不要排除美國在這個區域的影響力,並在美中經貿合作和美中軍事互信的基礎上,在不損害美國戰略利益,其中包括美台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區域整合,北京如何表態,國際社會相當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