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翻開報章、打開網站,好好搜尋下關於屢次中石油、中石化的熱點爭議事件,有哪一次導致石油巨頭的骨幹人員下馬?有哪一次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為什麼獨獨石油巨頭可以免於被追責?為什麼獨獨石油巨頭可以置民意於不顧?為什麼主管機構不約束石油巨頭?其中必有玄機。
玄機是什麼,外界無法得知。因為公共媒體缺乏對石油巨頭進行深入監督的機會,不僅石油巨頭不喜歡別人搞監督,就是地方政府也不願意配合這種監督。眾所周知,石油產業如果能夠在一地落地,將帶來巨大的GDP增加,地方政府於是每每對石油巨頭禮遇有加,又怎麼支持這種監督呢?
在缺乏具體監督的情況下,媒體對石油巨頭的報道要麼是公務型政治活動和經濟活動,要麼是依靠一些偶發性事件,做點邊角料式的監督,而對於這種無關大體的監督,石油巨頭們通常是理都懶得理。不過,即便是涉及到宏觀政策的重大監督,石油巨頭們站出來給個解釋,也大多屬於自說自話的解釋,就好像本次中石化回應出口成品油價格一樣。
這種視輿論監督為空氣的態度,創造了輿論監督史上的一個“神話”。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力量在保護石油巨頭的部門利益,除了“壟斷”這個解釋之外,傳媒也好,公眾也好,應當得到更多的解釋。
中石油、中石化作為全球500強企業,經常宣稱要擔負起重大的社會責任,甚至還拿過“人民社會責任獎”。既然如此,就應當樹立新形象,多少把輿論監督當成一點事,把民意當成一點事,何必那麼驕傲和自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