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蓋特納的突訪,再次證明,中美關係的根本,還是經濟問題,而非政治問題。在未來兩個多月裡,美中有三大外交大事:一個是下星期的世界核安全高峰會,然後是五月份的美中戰略對話會議,接下去是六月份在加拿大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奧胡會的重點在美中經濟,對此,蓋特納突訪,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會面,定下主題大綱,然後由美中首腦和相關部門的官僚機構照本演出。從美中蜜月到擦槍走火,再到柳暗花明,美中的較量,也可以視為是另類的“合作演出”,讓國際輿論和媒體“如痴如醉”,圍繞著美中兩國打轉,從根本上還是推銷了“美中主導世界”的概念話題,雙方都是贏家。
胡溫與奧巴馬都具有相當的政治柔軟性。但雙方的决策著重點不同,前者强調中國的長久永續發展;後者要在有限的在位時間,做出成績,在歷史上“雁過留聲”。這就决定了雙方較量,前者求穩,後者求變,前者主守,後者主攻。奧巴馬在推動重大外交政策時,採取了目標明確、手段靈活的方式,但在今天的國際格局中,他要成功,沒有中國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因此,胡溫應該在關鍵的時刻,作出表面的讓步(人民幣逐漸升值,對中國來說利大於弊,但要讓美國看成是中國的痛苦讓步,才能交換大的外交利益),在其他領域,則應該爭取更多的好處,同時,應該讓中美合作、共管世界的概念,慢慢落實到地緣政治和國際政治的現實之中,從而奠定未來國際秩序重組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