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戰略專家布熱津斯基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中國目標更大了、不安全感也會增強、保護自己的意識也更強了。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並沒有擴充軍力的龐大計劃。雖然中國擁有核武器已超過45年,並沒有大幅提升其核武能力,中國明智地採取“最小威懾力”的政策,有足夠的能力防止別國毀滅性的打擊就行了,而不是擁有過多的核武能力令外界不安。
布熱津斯基認為,雖然中國的核威懾政策會發生變化,但目前來說仍然十分審慎。
華盛頓的智囊機構新美洲基金會認為,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正在測試和製造新型核武器。不過中國正在對核彈的運載工具進行現代化更新,即用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代替液體燃料的彈道導彈。固體燃料火箭移動便捷,而且飛行速度更快。
在奧巴馬政府看來,美國戰略的一個要點就是要把全球問題放在美中關係的核心,而且把全球問題同貿易和貨幣問題分別對待,力求避免讓中美雙邊的問題影響兩國在全球戰略問題上的合作。
經過幾周考慮,北京在4月1日宣布胡錦濤將參加美國的核峰會,隨後華盛頓表示將推遲財政部的可能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的有關報告。
在中國同意加入聯合國對伊朗實行新制裁的會談後,胡錦濤和奧巴馬在4月1日進行過長時間的電話交談。奧巴馬在電話中敦促中國對伊朗在核項目上施加壓力。
美國在制裁伊朗問題上希望從中國得到更多支持,並且希望恢復美中軍事交流以及尋求中國採取行動,讓朝鮮重返六方會談。但中美關係處境微妙,受到人民幣匯率爭執、伊朗問題和朝鮮等問題的困擾。美國分析家說,雖然不能希望解決中美關係中的這些問題,但只要在這些問題處理上不失控,就能維持中美合作的格局。
華盛頓的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葛來儀認為,過去中國在言辭上強硬而且超出美國的預料,但中國的強硬往往只限於言辭激烈,例如中國威脅制裁從美國進口商品,但中國實際上從來沒有這麼做過。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中國中心負責人李侃如博士說,中美的緊張關係在緩和,雙方都採取了積極的姿態。胡錦濤今年晚些時候將對美國正式訪問,而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也可能訪問中國。李侃如認為,貿易問題是2010年中美關係中的主要問題。他認為貿易問題也可能會產生政治影響或被政治化,特別是美國國會在11月面臨選舉,美國政客很容易用對中國的巨大貿易赤字作文章,爭取選票,並且對奧巴馬施壓,要求他對北京強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