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目前,世界經濟尚在金融危機中緩慢復甦,又因歐洲債務危機再蒙陰影。新華社的國際時評指出,上海世博會的到來為世界經濟重建信心、振奮精神帶來了契機。正如冰島總理哈爾德所說,雖然前景看起來令人擔憂,但“我們需要找到內在的勇氣展望未來”。
這種信心體現在各國政治家的話語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就說,上海世博會在世界經濟緩慢復甦背景下開幕,無疑將給予亞洲和世界各國以勇氣和活力。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兼世博會總代表馬蘇德.汗也說:“我們認為上海世博會提供了一個重振信心的機會。”
這種信心同樣體現在各國的行動中。最早與上海世博會簽約的拉美國家智利,在金融危機蔓延之時,決定改租賃館為自建館,在經歷芮氏8.8級大地震後依然選擇堅守。即便是冰島這樣在金融危機中差點破產的國家也不氣餒,堅決不退出世博會大舞台。
各國對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堅持,是因為緩慢復甦的世界經濟需要一劑“強心針”,情緒低迷的世人需要一場交流融合的盛會,正如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對美國經濟的刺激和帶動一樣。
那一年,美國經濟正處於大蕭條的嚴峻時期,銀行大量倒閉,失業率一度高達25%。同樣是那一年,以“一個世紀的進步”為主題的芝加哥世博會開幕。臨危當選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去賀信說:“(世博會)的及時不僅因為它標誌著一個世紀的成就,而且因為它的舉辦正值人類最需要更好的相互理解之際。”
這屆首次設立主題的世博會,見證了美國在世界經濟、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也見證了美國經濟從蕭條走向復甦的大轉折:兩年後,美國幾乎所有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到193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已從1933年的742億美元增至2049億美元,失業人口也大幅下降。
同樣,上海世博會也將見證世界經濟的新發展、新趨勢,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新信心、注入新活力。主辦國中國因其在金融危機期間的亮麗表現,獲得世界各國的讚許。而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世界更美好”為主題、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重點,將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尋求方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將成為人們共同的追求,低碳經濟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一天後,189個國家和57個國際組織將齊聚上海,傾心為全世界奉獻一場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盛宴。人們希望,上海世博會能對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和 穩固發揮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