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唐詩創作的規則、音律的書籍在中國早已失傳,《樂書要錄》在日本被發現後,中國學者竟以為是日本人偽造的。日本在唐詩作者分類等領域的研究上超過中國,遣唐使空海創作了六卷漢詩文評論集《文鏡秘府論》。日本人所作的漢詩藝術成就突出,嚴謹合律,修辭精當。
到了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使中日兩國的交流方式內容發生巨大轉變,軍事政治無限度發展交流使兩國人民都感到沉重和乏味。但是在嚴肅的政治交流之外,也不乏文化水準的展示。
明治以來,內閣成員在正式文書上要以毛筆畫押,平常備有筆墨紙硯。岸信介、三木武夫、田中角榮等首相書法水平十分突出,韓國前總統金泳三、金大中的書法水平也很高。
“信”字由“人”、“言”組成,表明是人的言行決定了信用。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與周恩來總理互以書法為贈。田中寫下“信為萬事之本”相贈,周恩來寫下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回贈,可見兩國在信用上有共同語言,也開始了中日兩國新時代里的文化交流。
新時代的中國領導人都有深厚的國學淵源,充分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溫家寶在三年前訪問日本的“融冰之旅”的時候,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講時曾說,“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樣不可動搖。”還作過一首漢徘:“和風化細雨,櫻花吐艶迎朋友,冬去春來早。”這次訪日前,他看了一部日本獲得奧斯卡外語片獎的《入殮師》。溫家寶這次還又深情寫下一首漢徘“融冰化春水,雨過青山分外翠,大地生葳蕤。”
溫家寶訪日的國學展示顯示了他博大精深的文化修養,也體現了他對中日關係發展前景的深切期待。唯有文化可以滋潤心靈,何況對於中日兩國源遠流長的交往來說,溫家寶的文化展示更是意味深長、意義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