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民日報之前發表文章,認為人民幣應該貶值,而非升值,以人民日報的思路來看,這次匯率彈性政策的宣布,變成了中國犧牲,成全了美國和全世界的“受害者”,無疑會煽動起民眾的悲情意識,對外部世界的不滿情緒。其實,北京的這次宣布,是相當理性的“政策試水”,理由很簡單。在前半年中國出口再創新高之後,包括中國國內部分經濟學家在內的世界主流輿論,都認為人民幣升值是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重要杠杆,人民幣的漸進升值,有助於緩解中美等國的貿易逆差,也有助於中國產業的轉型,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可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因此,中國也想合理地冒一下險,在可控的範圍內,小幅度地讓人民幣升值,如果正面效應明顯,那就繼續加碼,如果產生負面效應,那就及時修正。
這種決策思路大大超越了以往中國領導人意識為主,內在化、狹隘化看待中國利益,甚至只注重“政治面子”的決策模式,而是以專業意見為主軸,以全球化當中的中國利益為基礎,以雙贏多贏為政治考量的決策思路,成為中國最高權力的決策模式主流。換句話說,中國開始領略了“妥協”是一種必要的“決策藝術”,而非是“失去面子”的屈辱,妥協是一種圓滿,可以讓中國的既定政策方針,可以更加順利地推動前進,懂得妥協,而且是巧妙的妥協,就是一種可貴軟實力。
北京的這種決策模式的改變,並不僅僅局限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在香港政改方面,北京接受民主黨的“一人兩票”政策,讓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可以順利過關,難道不是另外一個明顯的例證嗎?在如今多元化的社會發展中,有智慧、有原則的妥協,絕對不是投降,而是一種領導藝術的發揮,是一種信心的體現。北京中央的決策高層已經與時俱進,走在前面,這才是真正值得贊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