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0開幕首日,中國代表團在多倫多舉辦了首次新聞吹風會,就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等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稱匯率是由一國經濟基礎和發展形勢來決定的,此前中國進行的匯率調整不是迫於外部壓力。 |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6月26日,多倫多G20峰會第一天,中國代表團在下榻的多倫多萬麗酒店舉行媒體吹風會,就中國政府經濟政策和主張做出解答。
財新網報道,中國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是各國媒體追蹤的焦點之一。代表團發言人、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馬朝旭表示,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實際情況及發展變化提高針對性和靈活性,處理好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結構調整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三者的關係。
在財政政策方面,財政部國際司司長鄭曉松稱,2010年的主要工作有五個方面:第一,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規模,提高城鄉消費能力。第二,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資金,優化投資機構,保持投資力度,計劃全年中央政府的公共投資為9927億元。第三,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2009年對企業和居民減稅5000億元,今年除了維持和調整現行措施,還會出台新的減稅措施,預計今年規模與去年大體相當。第四,優化財政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在各國媒體最為關心的匯率問題上,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張濤表示,G20各國對其他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做出評價,對可選擇的政策手段提出建議,是合理和積極的。
對不少記者提出的人民幣匯率改革重啟,是否可使中國在G20面臨更小“壓力”的問題,張濤強調,“更準確地說是討論而不是壓力,實際上我們與主要經濟體,對包括匯率在內的宏觀政策討論,不僅僅局限於G20峰會,而是有非常頻繁、緊密的溝通。”
“匯率根本上是價格,價格由供需決定。”發改委外事司司長馬欣補充道,因此,匯率是由一國經濟基礎和發展形勢來決定的。目前中國提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要改變依賴出口的模式。匯率調整“不是迫於外部壓力”。
商務部國際司司長俞建華表示,在貿易領域,中國今年面臨的形勢仍不樂觀。匯率變化對出口企業是有壓力的,對一般貿易的影響大於加工貿易,但總體影響不會很大。因此,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補救措施和其他保護主義手段,並不會下降。
“貿易問題需要在貿易領域解決,而不能單指匯率,比如一些發達國家是否考慮放松對中國出口的限制?”他說。
對本次峰會前出現美歐在維持刺激或是整頓財政立場上的不一致,中國代表稱,兩種主張有不同的出發點,體現的是短期經濟增長的需要與長期增長潛力之間的權衡,各國應當根據本國的經濟形式做出自主判斷。
馬欣表示,美歐各國在經濟復甦出現穩固跡象以後,如能著手實現財政平衡,將對全球經濟健康平衡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對此前發達國家之間一直激烈討論的“銀行稅”提議,鄭曉松稱,徵收金融機構系統風險稅,“不是有效降低風險、避免危機的唯一選擇。”提高監管標準,建立和完善監管體系,才是防範風險最有效的方法。
鄭曉松說,“銀行稅”應當由各國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而不可推行全球統一的標準。“我們並不反對討論基本原則,但采納與否,由各國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