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中國經濟放緩,通貨膨脹水平仍將高企。去年的刺激措施造成流動性過剩,引起了通脹壓力。政策制定者基本上維持利率不變,而關注於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其他形式的監管緊縮,這又進一步加劇了通脹風險。整個經濟體在土地、年輕勞動力和原材料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結構性短缺。這樣來看,中文媒體中“滯脹”一詞用得越來越多,也就不足為奇。
政策制定者可用於處理這些問題的選擇正越來越少。要是在上一輪刺激過後馬上再來新一輪刺激,則有可能導致不良債務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讓人不安地想起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同時也只會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如果不把增長引擎從出口轉變為國內消費的提高,中國的增長就仍然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這種轉變正在進行,但進展緩慢。
刺破房地產市場泡沫亦無良方可言。北京曾試圖緊縮信貸、進一步限制二套房和三套房的持有,但近期措施沒有觸及房地產泡沫的基本成因:儲蓄率居高不下,嚴格的資本管制導致資金囿於國內,房地產之外的其他投資選項十分有限。直到政策制定者在這些方面做出艱難的政策選擇,他們才不至於在投機和過熱面前顯得被動。
在通脹方面,最大的危險是央行行動過遲。農業收成高延緩了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的上升速度,但目前的擴張正造成包括工資和賤金屬在內的各種非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如果央行不盡快加息,這最終無疑會滲入經濟體的其他部門。另外,乾旱等自然災害這種非眼前的風險始終是存在的,如果發生,通脹預期會出現很大程度的惡化。
在全球危機過後不久,人們一般認為,北京找到辦法讓中國避開了危機的最嚴重階段。但中國看起來難以駕馭的問題越來越多,說明政策制定者只是延緩了清算日的到來,但終究不能逃脫。他們以創紀錄的速度把資金注入經濟體,造成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果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這些問題將難以得到糾正。最最艱難的決定尚待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