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也許沒有什麼選擇。它給予部分工人的薪資翻倍,幾乎不會影響產品售價(勞動力僅占總成本的3%),但可能會嚴重損害利潤率。鑒於中國一些省份的工資水平比深圳低三分之一以上,難怪有更多製造商尋求在冷僻的地點建廠。這樣的製造商越多,就越容易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滿足客戶提高產量的需要。這種需要曾讓某些在產品上貼牌的公司抵制遷廠。
隨著這種格局發生變化,亞洲令人敬畏的經濟發展故事正掀開新的篇章。從日本開始,一個又一個國家走上了同樣的致富道路:首先踏上工業化階梯的最低一級,從事最枯燥、勞動力密集程度最高的生產活動,然後提高技能,增加資本,逐漸向價值鏈上方攀登,讓更貧窮的國家承擔你不屑再染指的生產活動。“亞洲小虎”就是這樣仿效日本的,以後幾代——包括中國——也是這樣追隨的。目前的生產轉移,並不會因為發生在一個國家內部而削弱其重大意義。
中國沿海地區的工業化,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現象。現在,我們也許就要看到第二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