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中國總理溫家寶陝西調研時告誡當前熱衷“海外抄底”的中國企業“要永遠記著,高技術是買不來的”。 |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美國《僑報》7月20日載文《高技術,買不來》,文章說,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大規模海外併購案風起雲湧。但中國總理溫家寶17日卻在陝西調研時告誡當前熱衷“海外抄底”的中國企業“要永遠記著,高技術是買不來的”。
經金融危機洗禮,中國各界均意識到,中國依靠出口加工製造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接近極限,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抄底”海外視為獲得高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的捷徑,而溫家寶顯然對這種借殼生蛋的前景並不樂觀。
要知道,高技術是一個企業、一個產業乃至一國經濟的命脈,圍繞其展開的較量是市場競爭中最根本的較量,不可能輕易轉移。如日本是美國最忠實盟友之一,但美國國會仍不同意賣第四代戰機F-22給日本,就在於擔心高技術擴散。
如今,中國在經濟復甦中表現一枝獨秀,已令傳統技術強國明顯不安,後者依據技術優勢設置壁壘限制和控制中國產業的情形日益增多。即便美國眼下出於拯救外貿的需要而鬆動了對華高科技貿易禁令,中國真能買到高技術,也會因為缺乏議價能力而付出相當高昂的代價,甚或得不償失,令相關產業始終受制於人。
其實,中國已備嘗改革開放之初引進海外技術熱潮造成的苦果,在引進別人早已淘汰的技術後,掉入“引進—落後—再引進”的陷阱,形成技術依賴,削弱甚至廢棄了自身原來的研發能力,形成惡性循環。說是“市場換技術”,結果卻是讓出了市場,中國企業技術積累有限,外企大享中國經濟增長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