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媒體所稱,在應對經濟危機期間,中德經貿密切合作、同舟共濟,為引導全球經濟復甦做出榜樣,成為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合作的範本,促使默克爾對中國的態度“轉變”。於是,中德關係回暖。今年4月,胡錦濤就與默克爾在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期間會晤。5月,時任德國總統克勒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還通過熱線電話等方式保持聯繫。
而在後危機時代,險象環生,中德更應相互取暖。在國際經濟和金融,乃至政治秩序的重整中,兩國有著廣泛的共識。中歐美三足鼎立的格局,無論在歐洲還是中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此外,在復甦中保持強勁勢頭中國的經濟面臨轉型壓力,迫切需要德國的高新技術;而歐洲面臨的新一輪債務危機,也令德國迫切需要中國的市場。
儘管“德國將支持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語句未見於“聯合公報”,但據中國媒體報道,默克爾16號與溫家寶舉行會談時稱:“我們很希望德國進入中國市場獲得同樣的待遇,聯邦政府認為,我們應該進一步討論有關話題,以便能夠做出努力,看到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這一表態立即得到中國總理的“讚賞”
此外,中國對默克爾此行高度重視,也顯示中國外交策略的必要調整。在中美“時合時分”關係中,需要歐洲的制約與平衡。而眼下,即將在黃海舉行的美韓軍演的紛爭成為中美關係的風向標,中國需要“戰略夥伴”。有分析稱,中國展示對德國的高度重視,也等於對所有歐洲國家伸出橄欖枝。
可以說,默克爾的中國之行成果豐碩,“功德圓滿”。在政經的驅動下,中德在環保、文化、人員等更多領域的深入合作,將會令中德、中歐關係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