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很快找到了一個好故事化解了官方、商業以及藝術的衝突。選擇改編華裔小說家張翎小說《餘震》,從親情的角度切入:一個母親面對災難,2個孩子只能選擇活一個,描寫了一個災難中人性被逼到邊緣的故事。
影片叙事模式,非常好萊塢化,大場面的地震鏡頭只有短短4分鐘,但是並不會削弱這部電影大片的厚實底子。馮小剛著力點在於,一定要做出好萊塢A類大片的特技水平,同時,還有擅長的細膩情感。它巧妙地以情感牌,避免了過去中國大片的空洞、華麗的詬病,以及價值觀的陳腐。
公映第一天,中國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在《人民日報》發表5千多字的評論文章,盛贊這部電影是“標誌著現實主義電影的崛起”。中國最具有官方色彩、收視率最高的新聞類節目《新聞聯播》,兩次報道該片的公映。
這些官方輿論確立了馮小剛在中國電影的主流地位。在中國內地長期的評判價值體系裡,所謂的主流必須是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具備商業運作價值,同時還能被學院派認可藝術性。在過去20年裡,主流是被以陳凱歌、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壟斷,現在被馮小剛打破局面。
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正火熱,上半年,《阿凡達》在中國賺走了14億人民幣的票房。中國絕大多數導演還在試圖複制10年前《臥虎藏龍》成功的商業模式,在故紙堆裡找故事,繼續拍攝古裝題材的大片。而馮小剛已經在現實主義題材中找到票房成功的道路。
《唐山大地震》對中國電影的啟示還在於,馮小剛為中國式宣揚政府倡導的價值觀的“主旋律電影”開辟出一種商業運作模式,並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