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往往雷聲大,雨點小。這些年來,深圳的體制改革和民主改革其實沒有取得什麼太大的成就。
深圳要在未來30年裡繼續當中國的“特區”,積極推行社會體制改革比較可行。
深圳過去30年來只注重數字的追求,這或許無可厚非,畢竟30年前的深圳極度缺乏發展,當局也唯有採取積極追求數字的經濟發展策略,即便犧牲環境、生活素質也在所不辭。此外,深圳也秉持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觀念。
在發展和平衡兩者間,深圳過去不得不選擇前者,但到了深圳今天的發展地步,是開始注重後者的時候了。廣東這兩年來一直提倡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性發展等觀念,要“補救”的就是之前因為追求經濟發展而犧牲的環境和生活素質。既然廣東政府已在做這方面的努力,這裡就不再多說。
其實,貧富懸殊的問題是我較為關注的。中國、廣東、深圳領導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重要講話中也時有提及,可惜卻未看到落實。我的感覺是,深圳目前還是與其他地方一樣,依舊秉持著“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觀念辦事,這可能是基於某些利益群體,包括一些官員的自私心理。
因此,在社會體制改革方面,深圳今後應該迅速把“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觀念拋在腦後,開始相信它有能力“讓全部人富裕起來”。現在更重要的不再是快速發展了,而是平衡發展,寧可放棄高增長,也要爭取平衡增長,確保沒人遠遠落在後頭,這是社會穩定和和諧的關鍵。當然,要辦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但深圳若要繼續當中國的“特區”,就必須勇於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