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30多名內地民間保釣人士及志願者昨日在北京日本駐華大使館門前示威抗議。 |
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美國《世界日報》9月14日載文《北京應該在“保釣”上要有更大的行動》,摘要如下:
釣魚島風波再起,日本雖然釋放了所有的中國船員,但依照國內法羈押起訴船長詹其雄的國內法實施過程已經創下前例,中國前所未有的外交抗議並沒有奏效,在釣魚島主權爭議上,日本可謂贏了一小步。
從整個事件過程來看,日本處理手段可圈可點,9月5日,在執政民主黨黨領辯論會議上,首相菅直人挑戰中國在東海的海軍擴張行動,首相挑戰者,前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則突然定調,說“尖閣列島(即釣魚島)從來沒有屬於過中國”,雙方在這個問題形成高度一致,等於是下達了“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政治命令,日本行政部門心領神會,在7日扣留進入釣魚島海域捕魚的中國漁船,9日,就以該船故意衝撞日本海事巡邏艇的借口,將以往處理捕魚船的方式升級,援以國內法,正式以妨礙公務執行罪責起訴船長,扣押十天,由此完成一個先例的製造。在此期間,中國五度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並前所未有地由國務委員、副總理級的戴秉國出面,要求日方無條件立刻放人,但日本強硬回應,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讓步。
更加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小泉純一郎2006年下台之後,中日關係回暖,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等歷任首相相繼訪華,小澤一郎也曾經率領一百多位議員訪華,被稱為“親華派”,只有菅直人就任首相後忙於選舉,沒有及時訪華,可見北京東京的最高層互動極為頻繁。按理說,在這樣影響中日關係的大事件發生後,中日層峰應該可以通過“熱線電話”,及時踩煞車,讓事態不至於惡化。但是,很明顯,日方並沒有要這樣做,並以民主黨正在進行黨領選舉的借口,間接拒絕了中方要求通過政治家層面的接觸來緩和事態,以賺取足夠的時間,讓地方法庭推動司法程序的啟動,造成既成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