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戰略博弈公開化長期化。一般分析,此次扣船事件背後是“美國撐腰”,日本有意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回歸亞洲戰略,並圖謀加強對釣魚島實際控制。中國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是“殺日”給美國看,也是警示對中國有領土要求的有關國家,意在向世界表明中國立場:和平崛起,並不意味著“一忍再忍”,對於領土主權問題,絕不妥協,強勢捍衛。
釣魚島扣船風波被媒體認為是中國GDP超過日本以後的“第一戰”,檢驗了中日雙方博弈的實力、心理和策略重心。可以料定,今後中日矛盾焦點將由“史觀之爭”升級為“領土之爭”,或者稱為“歷史問題+領土問題”的“雙重之爭”,並將成為中日兩國的常規性課題,甚或演繹“政冷經涼”格局,各種摩擦長期存在,“定時炸彈”也隨時可能引爆。
風波之後中日關係新格局已現端倪。如果菅直人新內閣“鷹派”勢力效仿前首相小泉純一郎路線“穿新鞋走老路”,迎合日本民族主義強硬對華,中日關係將陷入低谷期,甚至重返“小泉時代”。如果日本繼續碰觸中國領土主權的原則和公民安全利益的底線,中日關係損害則更難以估量。
具有深厚基礎的中日關係並非一“撞”即破那麼脆弱,但更需要倍加珍惜和呵護。非法“扣船”的日本應該多做有利於緩解中日緊張情緒的積極貢獻來修補兩國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