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德國《萊茵郵報》10月24日載文《650萬幫手開始工作,中國統計它的人民》,摘要如下:
650萬中國統計人員將從11月1日開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普查。中國人口統計專家馮乃林如今夜不能寐:怎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準確統計出2.1億“流動人口”?
經過10年的勞動力市場自由化和快速城市化,中國已轉變成為一個“流動性”國家。廣大民眾不斷流動,很多來自農村或小城鎮的人在數百個城市的建築工地和工廠打工。在那裡,他們申報“戶口”的登記制度,仍是計劃經濟時代制定的。馮和他的650萬統計工作者只有一個選擇:在普查期間,必須去建築工地和集體宿舍尋找這些人。在上次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中國人口從8億變成12.65億。
10年後的今天,住在城市的人口幾乎和農村一樣多。專家建議政府採用“非傳統計算方法”。“可以計算在洗手間的牙刷”,在普查測試中專家發現,25個農民工分睡在8張床上,“但洗手間有25把牙刷”,原來他們是輪班工作和睡覺……
這次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複雜、將花費近10億歐元的昂貴人口普查即將開始。中國計劃設立500萬個統計點,從北京的街道到內蒙古的沙漠。2011年4月,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將被公布。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希望,通過這次普查得到有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和家庭結構革命性變化的新結論。
這次人口普查還將第一次涵蓋在華生活工作的外國人。為防止吃“閉門羹”甚至遭到威脅,此次普查將放棄一些敏感和尷尬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