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通脹,主力唯有政府,而能否有效遏制,有賴於政府準確把握其成因,以及對國家發展過程中“面子”(比如GDP增速)與“裡子”(民眾的生活質量)的綜合平衡。
雖說商品漲價出現的連鎖反應,並非朝夕之事,且不少官員和專家一直堅持認為,當前通脹是輸入性通脹,與美國人狂印鈔票關係密切,但也有很難說造成今日通脹局面與中國自己採取的積極貨幣財政政策一點幹系也沒有。近日便有報道說,中國央行超發了近43萬億元人民幣的貨幣,雖有10月20日的加息,但時隔34個月後重啟這一機制,顯得有些晚。
鑒於大陸當前過剩的流動性,外界對央行二次加息的預期較大。但加息是把雙刃劍,在囚禁通脹這只猛虎的同時,也會給實體經濟、資本市場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引來熱錢這匹狼入室,出現前有虎後有狼的危局——這一次比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所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如何渡困,是對中國執政當局的又一次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