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受害者與勝利者心態作怪。中國念念不忘遭受欺淩的傷痛史。而美國總是以勝利者(後大英帝國、後冷戰)和保護者(當前針對恐怖主義和宗教原教旨主義的戰爭)自居,熱衷鼓吹善戰勝惡的政治口號。
中國著眼於“守”,認為世界充滿險惡,需要捍衛本國利益。而美國立足於“攻”,認為世界誤入歧途,需要美國優越的價值觀匡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是,近代以來美國總是對中國看法負面——當中國是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時,美國看不起中國;當中國現在日益強大時,美國又視其為威脅。而中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失所望,認為不論中國如何努力、處於何種發展階段,美國絕不會正面看待。
第四,中國對何為結果的理解與美國不同。中國認為溝通過程本身就是目的,就跟具體行動一樣重要。在中國人看來,會後聲明只是做做樣子。鑒於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和利益,要在所有問題上達成共識不現實,中國也很少以此為目標。
第五,通常所說的怕丟面子——受害者心理和強烈的民族主義加劇了中國這種心理。美國喜歡把問題擺出來公開談,而中國注重不當眾丟臉。中國視公然叫板為羞辱,將施以報復。試圖羞辱中國迫其就範只會事與願違。
為避免發生誤讀中國的危險,美國必須承認中國對世界的看法不同。外界需打消中國的顧慮,而中國也要讓他國相信其善良意圖。包圍中國及動用國際壓力只會適得其反,而且可能陷入某種惡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