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韓衝突,是中國外交最大的考驗。圖為人們望著韓國西部延坪島上的滾滾硝煙。 |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2月6日載文《中國外交 不韜光可養晦有為有不為》,摘要如下:
中共每年有兩個場合,會高層級地認真研判國際國內形勢,檢討內外政策,一個場合是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全會,透過總書記代表政治局向全會報告工作的形式;一個場合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過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講話,分析和判斷內外形勢,確定來年的大政方針和主要任務。
現在又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這次會議不僅要解決壓通脹、穩增長等經濟問題,還要對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加以討論,而中國面臨的內外形勢,是多年未見的壓力重重,特別是國際形勢,因而中國的對外政策,又到一個可能變化的關鍵時刻。
中國面臨國際國內形勢的評估、對外政策方向的調整,在秋天中共17屆五中全會上,已經有討論和有決定,但那是以未來五年的較長周期來著眼的,現在時至歲尾,形勢又不斷變化,比如近在眼前的有南北朝鮮衝突、美韓黃海軍演,對國際形勢加以評估,由之定出對應之策,當勢在必行。
就在這一需要作出決策調整的時刻,中國對當前的國際形勢的判斷,一個普遍的共識,是中國外交處於一個較困難的時期,除與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之間,出現貿易和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糾紛,與多個鄰國又產生領土領海之爭,而最大的問題,還是南北朝鮮之間的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