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兩難”,是中國經濟“十二五”計劃開局與敗局之難。眾所周知,來年三月中國國務院要向全國人大提交第十二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由之明年成為新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對中國來說,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意味著發展政策的新調整,在調整中特別要防止經濟再度受到內外衝擊,國際經濟已現變局,又可能刃傷中國經濟,而國際經濟衰退陰影,更沒消散。中國經濟看似回穩,實則脆弱。一旦城門失火,能否再現四萬億豪情,已有疑問。
與之同時,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又意味著一系列新項目的大幹快上。目前在國家五年計劃之外,各地也在制定地方“十二五”計劃。地方計劃起草顯現出的熱情,已令人吃驚,有的地方投資規模甚至大超二年前應對危機時,弱中央如何約束強地方,成為大課題。由此,中國經濟既要防止出現內外衝擊,令開局失衡失利;又要防止盲目熱情,大幹快上。這一“兩難”的處理,絕不輕鬆。
另一“兩難”,則有點苦澀,那就是遏通脹與防通縮的兩難。沒有疑問,中國正進入通脹期中,只不過這通脹是重是輕,會否惡化,能否遏止,仍在爭議之中。中共決策層面對通脹舉棋不定,取看一步走一步之策略,實在是還有個苦衷,那就是怕通縮。有經濟學者認為中共領導層不大怕通脹,更加怕通縮,多少有點道理,起碼是中共領導層相信自己有行政力量這一招,還能鎖住通脹的龍頭,而對治通縮,至今沒有別的把握,還因通縮對社會穩定傷害更大,而中共最擔心的就是社會不穩。
中國通縮有無可能出現?相信會有,因為中國經濟向來易兩極化,只要出重手治通脹,有可能泡沫破滅,一拍兩散,就此迎出通縮這個魔鬼。而在今天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條件下,中國如出現通縮,則不僅經濟受挫可能性很大,社會動蕩可能性更大。
於此,相信來年中國經濟的壓抑通脹、收流動性、調控房價、調整產業等,將形成一股下沉力量;“十二五”計劃開局、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托舉、地方投資熱情爆發,又是一股托升力量。兩股力量交相激蕩,中國經濟如何在新舊“兩難”中站穩腳跟,才是又一場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