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問題比較複雜,例如台灣有市民把垃圾丟去路旁垃圾桶來逃避買膠袋。廢物征費計劃考驗市民的公德心,調查執法比較困難。膠袋稅面對的抗拒較低,除了宣傳教育得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留給市民不買膠袋的選擇空間,只要自攜環保袋,可以一個錢也不用交。家居廢物征費方面,市民卻難以做到自己家中一點廢物也沒有。看來,還需要多做環保教育工作,引導民眾自律。
其次,加大廢棄物回收力度,將可以有效減輕環境污染和減少能耗。比如,廣州中心城區每天產生的垃圾中,僅一成被焚燒發電;廚餘垃圾超過四成;其次是可回收的紙類、塑膠、玻璃和金屬。真正需要填埋的渣石泥土等無機物占近兩成,通過綜合處理也可以有效減少。廣東中山市經過綜合處理,填埋量僅占原垃圾總量的一成,有效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
綜合回收利用的關鍵和難點,還在於垃圾分類,因為民眾的垃圾分類意識不高。巴西政府實事求是,並不要求居民對生活垃圾實行細致分類,而是只要求他們把垃圾分成幹和濕兩種。居民傾倒濕垃圾需要按照重量向政府交費,幹垃圾則免費。濕垃圾由政府部門負責處理,或堆肥或填埋,幹垃圾則交給拾荒者合作社,讓他們負責分類收集,節省了大量投資,也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勞動力就業問題。瑞典政府則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花了一代人的時間培養垃圾主動分類的觀念,為長治久安提供了保障。
當然,對於實在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集中焚化垃圾還是難免的,這就要求盡可能通過提高處理技術來較少污染。瑞典哥德堡一家大型垃圾處理廠採用非常先進的設備焚燒無法回收利用的幹垃圾,據稱廢棄物98%可以變成能源,工廠的煙囪裡只是冒出無害的水蒸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