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是一場食品災難、也是一場生態災難、更是一場經濟災難。以葡萄酒為例,朋友告知,在河北等地真葡萄酒被擠兌得無路可走,中國最適合種植葡萄酒的產區之一葡萄樹被大量砍伐,由於葡萄酒樹齡成熟期起碼在二十年以上,這也就意味著,中國起碼在二十年內不可能大量生產優質葡萄酒,更別提培育出中國自己的高檔葡萄酒品牌了。
讓人稍感安慰的是,此次皮革奶事件由農業部最先通告全國,沒有一瞞到底,算是進步。日前,農業部下發“2011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農業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規範”兩個文件。此次安全監測計劃提出,除所有抽檢樣品都必須檢測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樣品還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和碱類物質。
光有檢測還不夠,相信消費者都有同樣的疑問,負責產品質量的部門去了哪裡?造假的企業究竟受到了什麼樣的處罰?對於造假企業是否有利益追溯剝奪機制?對於那些大到不能倒卻有造假嫌疑的企業又將如何懲處?誠信的企業家是否有了生存的空間?
企業的激勵機制至關重要,由於沒有機制給誠信企業以獎勵,導致創新企業被抄襲企業逼死在岸上,一些造假企業在證券市場獲得天量資金,企業因為造假獲得犒賞。沒有正確的激勵機制必然是劣幣驅逐良幣,最終的結果是中國市場效率大大降低。很大一部分GDP產生在偽劣產品、強拆等方面。
直接的信用損失難有確切的數據。來看2003年的一則數據,當時人民銀行調查,有51.3%的改制企業有逃廢銀行貸款債務行為,逃廢銀行債務達1851億元。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張彥寧透露:中國每年由於企業誠信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855億元,其中每年因為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1800億元,由於合同欺詐造成的直接損失約55億元,產品質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至少有2000億元,由於“三角債”(另據蔣正華透露目前全國三角債大概有15000億元)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有2000億元。社會誠信缺失已成為企業和銀行提高經營效益和穩定發展的嚴重障礙。
2004年,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山西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損失占整個GDP的三分之一。根據汕頭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因為質量信用問題給其經濟帶來的損失應該在20%左右。另有統計稱,由於信用缺失,我國每年財政上的損失高達約五千個億;十幾年來,我國金融、銀行業的貸款損失大約四萬個億。
奶粉一再恐慌反映的是市場監督和誠信機制一再失靈,長此以往,建立中國市場與品牌所需要的土壤就不可能,市場化的根基虛弱無比。
以金融業為例,沒有抵押品,銀行就會出現天量壞帳,導致現代金融體系無法建立,金融創新往往被投資者視作圈錢,只有投機機會;社會的中介評級機構屢屢爆出黑幕,使市場評級成為金錢交易的代名詞,債券衍生品無從建立。
建設內需經濟,中國需要自己的品牌,沒有人願意為產品創新與品牌營銷付出代價,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國粹產品,大多數淪為地攤貨,結果是不僅奶粉,除高檔白酒之外的奢侈品牌由境外企業獨霸中國市場。中國的假冒偽劣產品使境外奢侈品公司獲得了更高的溢價。
國人也許可以自慰,美國上世紀初也曾出現假貨橫行、內幕交易橫行的現象,日本與中國台灣地區也是偽冒品的代名詞,但從來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靠偽劣產品立足於世界經濟之林,美國等地都出現過對假冒偽劣產品刮骨療毒式的重拳整治。
媒體的監督與法律的嚴懲並行不悖,當造假的成本遠遠高於收益時,當結石寶寶家長獲得高額集體賠償,當媒體出現越來越多的深度報道,當民間維權團體被賦予更多的信任,中國的市場化制度根基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到好轉。
沒有一個國民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毒奶粉、地溝油的哺育中成長,沒有人願意受重金屬污染的毒害,任何理由不論是GDP、不論是溫飽論,都不足以成為鼓勵造假的借口。我們需要誠信與正確的激勵機制,來挽救岌岌可危的信任感,與市場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