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的這個報道也提到了10年 海外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為1057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17.4%,首次超過了1000億美元的規模。對華投資國和地區的排名依次為香港(675億美元)、台灣(67億美元)、新加坡(57億美元)、日本(42億美元)、美國(41億美元)、韓國(27億美元)。
去年的中國對日投資都不到日本對華投資的二十分之一,居然被說成是“中國要買光日本”,豈不可笑?日本人的這種島國心理已經閉塞到了令人悲哀的境地。
1月7日的韓國《中央日報》網站上有消息報道說,北京有家叫做“商地冠群”的投資公司準備向朝鮮的羅先特別市投資20億美元。固然這是一筆分幾年投資的金額,可是,這麼一家公司的對外投資行為就大大超過了中國對日本的投資規模,由此可見,日本所說的“中國狂買日本”的威脅論完全是自己虛構出來嚇唬自己的一種自欺欺人的宣傳伎倆。
今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一次就談定買下45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其中包括波音客機200架,價值19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對日本的投資規模和中國的今天的經濟地位相比,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少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日本應該在怎樣吸引海外投資上多下功夫才對!
細看日本國內,同樣是1月19日的《日本經濟新聞》卻有著另一番描述,在企業綜合版面上有兩條消息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一條是“正在消失的街道工廠,90年代以後東京?大田減少一半,東大阪減少4成”,另一條是“百貨商店銷售額連續14年減少,去年店鋪減少3.1%”。
街道工廠是支撐日本製造業發展的基礎。它的大量破產和倒閉意味著日本的工業製造能力在急劇退化。百貨商店銷售額連續14年下降,則描繪出了日本經濟長期蕭條的悲涼景象。要扭轉這個趨勢,就需要改革開放,打開國門,海納百川,歡迎和鼓勵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各國的投資。可是,日本正在走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尤其對中國抱有極度敵視和對立的心態。這使筆者想起了中國閉國鎖關時代經常可以聽到的一句口號:“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今天的日本似乎正在重蹈當年中國的覆轍,採取了“寧願坐吃山空,倒閉破產,也不要中國的投資支持”那樣的極端態度。這樣的一個日本必將繼續墜落下去,甚至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拖累亞洲經濟的一個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