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化巨頭漲價:誰之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9 08:03:46  


 
  下游的日化企業日子難過,上游的原材料巨型企業過上了繁花似錦的好日子。根據2010年年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巨頭,總利潤達到2651億元人民幣,其中中石油淨利約1400億元、中海油544億元、中石化707億元,漲幅分別為35.6%、84.5%和12.8%。

  並不奇怪,在中國成品油價格已經到達歷史最高點的時候,石化巨頭們仍然以原油價格上漲、煉油虧損為由,繼續游說成本油價格上升。上月,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發改委已宣布上調汽、柴油價格,汽油價格升幅約為4.5%,柴油價格升幅約為5.0%。據興業銀行測算,此次油價上調效應在工業生產中完全傳導、釋放後,將帶動PPI環比上升約0.3個百分點,帶動CPI環比上升約0.2個百分點。

  事實上,不僅成品油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位,石油衍生品價格也在大漲特漲,如丙烯、環氧丙等產品的價格也在節節上升,直接推高了下游企業的原材料價格。一輪由貨幣流動性過剩推導的通脹已經傳導到下游產業鏈,包括糧食、日化品等在內的所有企業的價格都處於上升通道之中。

  此時,最應該受到譴責的是包括美聯儲、中國央行在內的全球主要央行,正是這些央行不負責任地大規模貨幣發放行為導致全球流動性失控,全球通脹預期進一步惡化。其次,應該受到譴責的是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巨頭,這些巨型央企存在的最大理由是在關鍵時刻保持經濟穩定,但現實已經證明,這些企業往往在通脹預期惡化的時候火上澆油。

  不指責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指責石化巨頭們火上澆油,一味指責下游的日化企業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無疑是杮子單撿軟的捏。因為他們不敢指責央行,不敢指責大型央企,卻對下游企業的價格說三道四,難道是想讓下游企業扛住所有的通脹成本?如此欺軟怕硬的結果是讓全部的下游企業破產。

  當然,我們不懷疑有些巨型企業在價格方面可能會互相通氣,但在這方面法律有嚴格的約束,照章辦事即可。《反壟斷法》規定,禁止具有競爭關係的經營者達成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的壟斷協議,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規定,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如果有確鑿的證據,嚴厲處罰就是。

  發改委在對竄通上漲農產品價格的經銷商進行了處罰。沒有不怕發改委的商家人,除非是放棄中國這個大市場。

  去年7月,發改委通報了山東省某經銷商囤積大蒜,哄抬價格被處以10萬元罰款;河南省中牟縣當地冷藏保鮮協會組織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大蒜冷藏收費標準被處以8萬元罰款;廣東省廣州市大鵬物流2號倉西一庫某經銷商哄抬綠豆價格,被處以2萬元罰款。吉林玉米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等企業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操縱綠豆市場價格,被處以法定最高處罰額100萬元。發改委的重拳出擊讓價格短期下降,但此後綠豆仍存在小幅上漲,說明除了竄通漲價之外,還存在貨幣與成本因素。

  處於產業鏈後端的企業不掌握營銷渠道,竄通漲價成本極高,並且,產品替代效應強,即使大品牌竄通漲價,質量好的民族品牌就可以逢低擴大市場,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競爭性強的下游企業不會使出漲價的招術。

  斥責企業必須分清原委,否則,我們就是在處罰市場本身,而放過了製造通脹的部門與企業。我們指責市場行為,很有可能是在為損害市場的貨幣與壟斷行為脫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