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有古訓“郡縣治,則天下治”。在中國幾十萬的處級官員中,2400多名縣委書記是權力和責任最大的群體。在現行政治體制下,縣委書記掌管著一個縣域的財權、事權、人權,位置特殊。縣級政權的完備性決定了縣委書記地位和作用的敏感性。據河南省紀委通報稱,自2006年以來,該省先後有22名擔任過縣委書記的領導幹部被查處。放眼全國,縣委書記腐敗的新聞更是比比皆是。在安徽,僅以阜陽為中心的皖北地區,就先後有18名現任和原任縣委書記因腐敗被查處。
分析張國志這樣的縣委書記何以有億萬身家的內在原因,不外乎有以下特點:一是中國縣級城市人口眾多、物質基礎雄厚,為縣委書記貪腐具備了基本的土壤;二是縣委書記不一定像省部級高官那麼引人矚目,早期的貪腐行為往往隱藏較深,大多是在其升職為更高層級領導後,才被逐漸發掘出來。比如最近一審被判無期徒刑的寧夏原副主席李堂堂,就曾擔任過多年的縣長、縣委書記。張國志也是升職為瀘州市政協副主席後,貪腐行為才曝光的;三是縣委書記往往通過妻子、親屬等身邊人士在進行“曲線貪腐”。比如新疆喀什地區人大工委原副主任(副廳級)、巴楚縣原縣委書記劉喀生,就是通過其妻子邱小梅直接或間接受賄近千萬元。而被網友憤慨聲討的原瀘州合江縣委書記張國志,離婚後和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周平雙結婚,將周平雙由普通職員運作為當地質檢局副局長後,其後又讓周棄政從商,成為私人企業法人代表。為了掩人耳目,還讓周種植荔枝,但銷售價卻高達3、4千元一斤,成為變相“洗錢”的通道。這種“曲線、迂回”或者“夫婦聯手”的貪腐手法正日益呈現出新特點,同時,也更具有隱蔽性。一旦事情曝光,可進行責任的“切割”,以不知情或其他理由開脫,從而避免被問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近日出席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工作座談會時,也坦然承認:腐敗案件類型、性質和作案手段等出現新變化新特點,黨員幹部作風和廉潔自律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事實上,縣委書記的腐敗,不僅構成吏治腐敗的最基本根源,也嚴重影響執政黨的執政基礎。中共十八大召開在即,今年又是各級政府的換屆之年。身處執政一線的縣委書記們,是廉潔奉公,還是乘換屆之前大撈一筆?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