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對問題的原因或嚴重性缺乏明確共識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正在嘗試廣泛的政策舉措,同時避免全力支持其中任何一項。
儘管北京方面正在削減經濟中信貸的可獲得性(主要是通過直接下令各銀行減緩放貸),但政府也擔心過度抑制增長。許多人相信,在2008年上半年通脹飈升至8%以上時,中國政府出台的政策曾過度抑制增長。
“事後看來,中國政策制定者在2008年全球危機爆發前夕收緊過度了,”渣打(Standard Chartered)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他們現在顯然在收緊貨幣政策,但整體增長已經在放緩。而且有人提出現在不是行動過頭的時候,還有人則希望採取更加積極的行動對付通脹,兩者間的關係十分緊張。”自去年10月以來,中國央行已4次提高利率,8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但是根據渣打的數據,今年3月底,中國各銀行的一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1%,遠低於2008年3月的8.72%,說明貨幣條件仍比上一輪通脹嚴重上揚時期寬鬆得多。
當時(2007年末至2008年初),北京方面對大量產品實行了嚴格的直接價格管制,但這一次,政府更多地是依靠道德勸說和恐嚇戰術來阻止關鍵消費品的漲價。
上周五,國家發改委對聯合利華(Unilever)罰款200萬元人民幣(合30.8萬美元),理由是該公司對中國媒體表示,它可能上調洗衣粉和肥皂價格。發改委稱,這家英荷消費品巨擘“增強了消費者漲價預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分析師們形容這項處罰是典型的“殺雞儆猴”之舉,並相信,與直接價格管制相比,中國政府更有可能採用此類公開震懾戰術,尤其是考慮到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經濟正開始放緩。“中國正進入一個棘手的階段,通脹在未來幾個月仍將高於5%,但增長將繼續減速,”王志浩表示。“問題在於減速會有多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