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精神的背後,閃耀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芒。
觀察家都看到,中國政府之所以能不惜代價,傾舉國之力,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最大限度地縮小災害對人的傷害,最大限度地恢復並提升災區民眾的生活水平,與當今執政黨“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執政方略直接相關。但這一方略,並非無源之水。胡錦濤倡導的“新三民主義”,溫家寶的“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都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痕跡。汶川精神體現出的“第一精神”,正是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近幾天來,無論是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赴汶川的外國記者,還是西方輿論,都承認了“汶川奇跡”,承認這一奇跡的實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直接相關。
美國《時代》周刊將之總結為“強大的中央政府、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較發達地區對災區的援建”。誠然,沒有一個執政能力超強,具有權威性與號召力的政府,汶川奇跡不可能實現。但是,僅僅有“能力”與“權威”並不足以創造能力。文化依然是關鍵因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血濃於水”之民族凝聚力,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各個經濟發達省市發揮己長“對口”救助災區,並非被動執行中央指示,而是深深浸潤在這一文化中的“義不容辭”之舉。廣東速度,上海質量,湖南思路,河北規劃……融合流淌的是文化的血液。可以斷言,中國不會出現“一個州拒絕比鄰之州災民進入”的悲劇,靠的就是這種文化。
汶川精神中還有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子弟兵”的犧牲精神。這一點,也許迄今未被西方人完全理解--“為什麼當地的百姓在看到解放軍後就知道自己有救了”?美國風災災區也有不少荷槍實彈的軍人,但他們的使命似乎與中國軍人不一樣。這一點也需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答案。中國人講“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救災救同胞,對於中國軍人來說,如同保家衛國。如果在這種時刻不能竭盡全力,流血流汗,則有辱軍人之稱號。
汶川精神並非僅僅表現在“非汶川人”救災賑災,也表現於“汶川人”抗災自救。災區重建中,災區人民在感恩救助的同時,表現出極強的自立自強精神。易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從山河破碎,到“重新收拾舊山河”;從百廢待興到經濟重振、人心重振;從一方災難、國之災難到舉國奮起;從汶川重生到民族信念重生;汶川精神已經成為當今中華民族精神的集合與象徵。海外華僑華人堅信:惟其深深植根於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她必將在未來民族復興之路上呈現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