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進口食品價格及私人住屋租金是本港通脹的兩大“元凶”。學者分析,樓價和食材短期內仍將漲價。
加薪H按上升主宰樓價
據香港商報報道,今年首季樓價上升9%,已突破1997年歷史高位,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分析,香港樓市於過去兩年升逾五成,其中有住宅供不應求的原因,更有海外及內地游資湧入香港買樓的原因。
樓價是否已位高勢危,隨時會回落?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分析說,最近樓價反覆,以及銀行紛紛調高H按息口,令投資者抱觀望態度,樓價短期內升勢難持續,不過,樓價稍後會上升,原因是加薪推動。不過,隨銀行將H按逐漸調升,樓價可能出現調整。總之,未來主宰本港樓價的因素是加薪及預期H按上升。許智文補充說,QE2於6月完結,對港息未必有影響,但起碼令商品炒風降溫、減低通脹,經濟增長壓力亦隨之減輕,樓價有機會表現平穩。
港幣貶值推高食材價格
食材漲價成為市民新威脅,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分析,人民幣升幅是原因之一,香港不少食材包括豬肉、牛肉、雞等來自內地,當人民幣上升,以港元付款的只有越付越多,物價必然上升。加上內地的消費物價指數不斷上升,經常在4%至5%徘徊。內地的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情況改善,對食物的需求大增,這亦是食材價格上漲主因。他又說,人民幣繼續上升,年底有機會出現100港元兌79人民幣,所以食材可能再漲價。
此外,本地也有造成通脹的市場結構,李兆波指出,把食材送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多重的運輸,涉及燃油及人手。油價加上內地及香港的工資上升,遂加重了成本。租金高昂亦是食材漲價的罪魁禍首。去年5月至今,豬肉漲價約四成,豬肉行總商會副理事長許偉堅指出,內地生豬來價勁升、養豬飼料及豬肉運輸成本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均是原因。
推長遠政策應對輸入型通脹
李兆波又批評,香港太依賴房地產,近年不少新盤更成了內地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變相拉高樓價。他指出,在國際市場,農產品是炒賣的商品之一。
務農人士只獲得微薄的利潤,在供應鏈下游炒賣的卻有豐厚收益,例如高檔超市的溫室西瓜售價百多元,農夫可能只有數十元的利潤,因此大多數人不願意務農,反而到金融市場炒賣。由於本港的通脹及經濟增長皆是“輸入型”,李兆波建議政府宜考慮推出一些長遠政策,例如重新開墾部分農地,壓抑內地食品漲價導致的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