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權令監管者無心監管?
而在5月29日舉行的上海論壇上,多位專家又給出了轉型期思考食品安全問題的另一個維度: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華民表示,食品問題僅是一個案例,要回答的問題不是食品本身,而是政府做什麼、社會做什麼、市民做什麼、企業家該做什麼。“你要變成一個市民社會以後,走出這個中國傳統以後才能找到答案。”
在他看來,正是因為政府和社會、公民的權責界限不清楚,所以導致政府似乎無所不管,但做的很多事情,沒有取得相應效果。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則表示,“中國現在食品的問題,我是覺得是因為監管者有一個市場退出機制,不用從市場取得這個食品,因為他有一個特權系統。”
鄭永年稱,自己了解到從中央到地方,一定級別的官員都有自己的特供系統,不用從市場上購買,自己認識的一些企業家也會在北京郊區雇工人種菜。“如果要使得監管有效的話,就必須取消這個特權,每個人都必須在市場上取得你所需要的東西,大家才會有真正的動力去監管。”
因此,鄭永年表示,就是因為這部分市場化不足,產生了一個內部市場,與外部市場隔絕開來,所以必須取消特供系統,“這是歐洲的經驗,他們叫特權的社會化。”
紐約大學教授斯塔薩維奇表示,借鑒美國的經驗,就是要有獨立的第三方來監管食品安全,“在理論上可以設立一個法律,建立一個獨立第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