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燕趙都市報》報道,河北省教育廳負責人說,組織這一活動是為了增進中小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感情……懂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發展、壯大是“歷史的選擇”,堅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信念。
教育系統組織唱紅歌最容易,但要唱好也非易事。河北省教育廳思想政治與體育衛生處官員崔玉偉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合唱有分聲部等專業要求,“目前充其量叫作齊唱而已”。
2010年下半年,河北省教育廳培訓了全省150名教師,還有教育部專家前來指導合唱技巧,而這些師資遠遠不夠,現在,許多地市紛紛請求省廳給予培訓支持。
技巧還在於其次。“現在很多老師對過去的情況都不了解,他們也不理解,為什麼天天唱這些,有什麼意思啊?所以我們要先做老師們的工作。首先保證這個紅歌能唱下去,再考慮對他們進行教育。”崔玉偉說。
而90後、00後的孩子們會不會喜歡紅歌?崔玉偉問過朋友家的小孩,一個孩子告訴他,他們升國旗時都會唱得很大聲,他們覺得很熱鬧。“他們喜歡的不一定是歌曲本身,他們更喜歡合唱這種形式。”
獨唱將不被提倡,“我們不主張突出個人和個別單位的活動”,崔玉偉說,他們希望讓盡量多的孩子參與進來,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因此合唱也是種德育”。
河南師範大學也正在舉辦唱紅歌活動,不過沒有合唱,只有獨唱,因為表演的場所是食堂。“台上人太多就不像吃飯的地方了。”河南師大後勤集團黨總支秘書韓舒說。他們在食堂裡搭起舞台,從4月底開始的兩個月內,學生們將在食堂裡一邊聽著紅歌,一邊進餐。
河南師大食堂活動被報道後,有評論說,“紅歌進食堂,能當飯吃?”
韓舒覺得一些言論“不負責任”。“紅色文化不等於大學行政化,”他抗議說,“我覺得聽紅歌總比看娛樂節目要受教育得多。”
最近,重慶的“28名女大學生渣滓洞扮江姐”圖片也被媒體廣泛報道,這些青春美貌的女大學生身著江姐服裝,引起了網民“誰最漂亮”的熱烈討論。其實她們是5月4日參加央視“五月的鮮花”文藝匯演中表演合唱《紅梅贊》的重慶大學和重慶師大學生,被學校專門安排去參觀體驗,以更好詮釋江姐的角色。
“五月的鮮花”自2001年起,由教育部舉辦,今年則全面升格為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三部委聯合舉辦,中央電視台首度承辦。據CNTV網站介紹,這次活動總計參演1500人左右,規模超過了歷年的春晚 。
“紅色文化進監所”
弘揚紅色文化,已成為司法部對監所的一項明確任務。
選出80首紅歌後,河北省教育廳專門發出文件,要求全省中小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利用課前課間時間開展合唱,並且每周活動次數不少於3天(每天不少於1次)。
“很多先進地區先這樣做了,我們覺得不錯就向他們學習了。”崔玉偉說。2010年10月,教育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河北參會幹部發現,“吉林在紅歌這塊做得不錯,北京天津上海也都在做。”
河南師大“紅歌進食堂”也唱出了新意,這個不算大型的節目不乏野心。河南師大後勤集團黨總支秘書韓舒說,跟以往“孤立的歌唱比賽”不同,他們模仿起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和《復興之路》,“將各個節目串聯起來,希望做出大型演出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