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缺乏權威的數據和分析資料,外界無法具體判斷此番中海油漏油的數量、時間和危害程度,但網上有關中海油海上事故不斷的傳聞,給人們提供了另一個渠道進行信息甄別。
中海油這起漏油事故,首先漏掉了資源和財富。眾所周知,在海上架設一座油氣田成本非常高,產出也相對可觀。漏油事故一發生,中海油不僅會失去這座油井一時的采油機會,而且可能失去油井周邊地區的油氣資源。如此一來,中海油本身損失不小。
這起事故,更漏掉了中海油作為央企的誠信。6月4日事故發生後,中海油等直接責任單位秘而不宣,直到有媒體曝光。有關人士在解釋為什麼拖延公布時說,因為事故原因需要分析一段時間,所以要等原因確定之後才好公布。
這樣的說法過於荒唐,因為事故調查並不妨礙公布事故真相。多年前,中央所屬企業曾經是信譽的代名詞,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很多央企誠信淪落,出現了偷扣用戶話費的移動通信運營商,還有“萬千稅費”的銀行。民眾對於央企已經抱有深深的失望。
經歷了三鹿奶粉危害瞞報、多起礦難刻意隱瞞等多次考驗後,中海油再次發生瞞報事件表明,中國的央企在推進信息公開、勇於承認錯誤上,做得遠遠不夠。而在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有關管理制度的缺失、法律法規過於呆板和官員無需擔責的潛規則。
根據國際公約,中海油此番漏油事故發生後,應該在第一時間上報有關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但在中國,這樣的報告制度形同虛設。無法追究責任、無人追究責任,讓央企在瞞報事故方面膽子更大。也許在一些央企官員或者國資委的官員看來,事故報告機制就是給本單位添亂。
多年以來,鑒於海洋環境的脆弱性,國際社會對發生在海面的漏油事故特別敏感,因為它涉及全球環境保護。而在中國,中海油等企業就會冠冕堂皇地找各種理由為事故和意外事件辯解,其中最大的借口,就是國家利益。
乍一看,這個理由背後似乎有愛國主義撐腰;可是細想一下,在海洋環保問題上,應當打破地域概念,實現世界的大同標準。遺憾的是,在報還是不報問題上,中海油和有關行政監管部門充當了一回不光彩的角色。在他們眼里,一切公共環境問題都得讓位於企業生產,這才是中海油漏油後瞞報行徑的直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