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顆北鬥衛星在雷電間隙成功發射 史上絕無僅有 |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3日載文《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摘要如下:
對比為了繼續舉債而鬧得焦頭爛額,讓全球投資者信心動搖的美國,已經晉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國際影響力無疑還處在上升的勢頭。剛改建完畢的人民解放軍首艘航空母艦,不日將進行試航。此前,中國又成功將第九顆北斗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導航系統的建設越加成熟。
然而,另一種關於中國的消息,卻讓人發出了不一樣的驚嘆。繼美國人在昆明市發現仿真度非常高的“山寨”美國品牌蘋果零售店之後,國際媒體又報道了昆明出現經營模式抄襲瑞典品牌宜家家居的家具店。報道稱,中國的偽造者手法越來越高明,且不再滿足於仿冒名牌產品,還要進一步複制西方成功零售商的品牌形象、消費體驗及顧客服務,“山寨”整個品牌體驗。
經歷多次國內政治惡鬥的消耗,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處於近乎一窮二白的困境,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30年間,在經濟上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原因當然是多重且複雜的。除了國際大環境提供了大致和平穩定、適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內部民心望治,急於致富;資源和土地閑置多時,低度利用;政府強力主導,力圖鞏固統治等因素,無不讓中國像積滿壓力的彈簧在瞬間被釋放,爆發出無窮的能量。
短時間內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中國經濟的發展若從數量而言,顯然成績巨大;且發展的速度之快也史無前例。廉價的土地、勞力及資源,對全球的資金、技術產生強烈的磁吸效應,“世界工廠”的地位也旋即建立;近20年間全球經濟得以持續低通脹成長,“中國製造”居功至偉。但這也恰好是問題所在。中國從政府到民間求快心切、求富心切的衝動,導致“中國製造”的形象從原來的“價廉物美”,逐漸出現與“假冒偽劣”齊名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