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高學歷的尷尬境地 |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美國《僑報》9月13日載文《“跳農門”現象為何褪色?》,摘要如下:
9月10日、11日,是浙江農林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但與以往不同,許多來自農村的新生不再把戶口遷入學校,而是繼續留在家鄉。據該校有關人士估計,浙江農大今年入學的農村學生中,辦理“農轉非”的不超過兩成。
曾幾何時,“考大學、把戶口遷到城市去”成為所有農村學子的夢想,也被外界譽為“跳農門”現象。如今,選擇遷戶進城的農村大學生為何越來越少呢?難道城市戶口已開始“貶值”了嗎?還是有別的隱情?
長期以來,中國戶籍是採取城市和農村“二元”管理機制,城市戶口成人人們居住在城市的“通行證”,全體社會成員被分為城市市民與農民兩個群體。由於戶籍“屬性”及其附帶的福利待遇不同,落戶城市和吃商品糧成為許多人一生的奮鬥目標。直到今天,農民要轉為城市市民,其門檻還是不低呢。
不過,隨著近年中國部分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生活成本和壓力的提升,城市戶籍確實存在“貶值”問題。以浙江為例,不少村子的農村集體經濟比較發達,福利政策也相對較好。一些緊鄰大城市的村莊,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指數遠比城市居民高。拒絕“農轉非”的不僅僅是大學生,還有農民工。據中國社科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八成農民工不願放棄農村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