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已經從15年前的邊緣地位成為排在法語、西班牙語和德語之後的第四大外語,按照目前的趨勢,到這個10年結束時,它將超過德語。
每個國家學習中文的比例各不相同,這不僅受學生需求———或者更多往往受家長需求的影響,也往往受政府設置的學習課程嚴格程度的影響。
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語言中心主任張新生說:“在有些國家,比如法國,學習中文的需求可以部分歸結於對中國文化長期持久的興趣。但是在英國這樣的地方,學習中文的需求近年來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出於實用主義,與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的新角色有關。”
他說,正是“掌握中文將是進入明天就業市場的重要資本”這種觀念推動著學習中文的需求不斷增長。
也有人想知道,學習中文熱潮高漲跟中國最近的經濟成就是否關係太密切了,一旦中國經濟增長減弱,這種熱潮就有可能消退。
美國大專院校委員會大學選修課程計劃世界語言和文化主任基思.科思魯說:“這與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語很相似。當時日語(的擴張)也是這樣,我認為這就是美國社會想學習中文的原因所在。”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北京給予的財政支持。北京加緊推廣成立孔子學院,這是一個文化外交機構網,任務就是擴大中國在全球的“軟實力”。
孔子學院同德國的歌德學院和法國的法語聯盟類似,但在推廣北京的世界觀方面更加咄咄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