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這一次的扶貧工作會議上,一舉把扶貧標準從1196元調高到2300元,增幅高達48%,相信也有讓中國的扶貧標準和國際貧困標準進一步靠攏的考量因素。不過,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關鍵是中國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了。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12月8日發布的2011年《城鄉一體化藍皮書》,自1980年以來的30年間,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間的比值,從1980年的2.5倍上升到2010年的3.23倍。《藍皮書》還指出,中國城鄉之間已經出現了收入差距過大,結構失衡的嚴重問題。
城鄉差距過大,對中國的社會穩定不是什麼好事。由於絕大多數貧困人口都在鄉村,中國大幅上調扶貧標準,再加上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工作,除了能夠減少貧困人口的數量以外,也能逐漸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從一個方面看,中國把扶貧對象從2688萬人增至1億2800萬人,國家用在扶貧的開支顯然會激增,以中國政府現在的財力,應該是能夠辦到的。倘若扶貧政策對路,這1億多貧民將會在未來幾年或十幾年內脫貧,雖然不會是全部,但以這樣的大的人口基數來說,哪怕是一半脫貧,也會是一個足夠龐大的消費市場。這對於中國拉動內需,顯然是一股助力。
英國權威財經雜誌《經濟學人》剛剛發布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國提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速度可以說是全球“最快的”,只需七年,中國就能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目前的8400美元翻倍增長,突破萬美元大關,屆時將步入“高等收入國家”。
《經濟學人》的估計應該是有所依據,可是當中國在躋身“高等收入國家之林”的過程中,若不著手解決伴隨著國家富裕而來的貧富、城鄉、地區等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社會矛盾也會益加激烈。中國政府選擇在此時加大加強扶貧工作力度,應該有助於緩和社會矛盾。今後幾年,中國的扶貧工作若能對症下藥,且持之以恒,貧富差距的矛盾便有望緩和,並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