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經濟適度、合理增長,是解決目前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所在。經濟高速增長,通脹壓力就會增大,泡沫化危機就會出現;經濟停滯,企業就會大量虧損破產,都不利於穩定。長期看,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大,城市化率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城市人口僅有4億多,人口結構也正處於消費旺盛階段,內需的潛力巨大。明年世界貿易增速進一步下滑已成定局,中國沿海地區中小型出口企業早已苦撐多時,中國應該抓住時機解決從外需轉向內需、從投資需求轉向消費需求的問題,實現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培育新的競爭優勢,使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保持平穩發展。
而要走得穩,就必須排除通脹與房地產業兩大“罩門”。11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2%,終於跌破5%大關,創年內新低,宏觀調控顯示出其成效。不過這不意味著通脹這只老虎被關進籠子裡了,通脹壓力有長期性,會長期伴隨中國經濟發展。一方面,最近緊張的中東及伊朗局勢,導致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資源價格上升在所難免,推高商品成本;另一方面,現實中流通的貨幣存量依然很大,但近期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做法釋放了鬆動的信號,貨幣因素帶來的通脹壓力不免讓人擔憂:當局為救小微企業,會否誤傷民生?
影響經濟穩定發展的另一大罩門房地產業,則需要繼續回歸常態。房地產調控決不是要消滅這個行業,而是要讓它告別瘋狂,告別暴利,將資金、資源轉移至實體經濟。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成員餘永的話說,是為了“改變中國這個人均收入不到5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卻將資源集中在鋼筋水泥上的錯誤”。中國房地產業自市場化以來,第一次面臨錢不好賺的情況,這是中國發展轉型的一次契機,千萬不可放鬆調控以免功虧一簣。
“十二五”規劃中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提高質量和效益,這就需要將眼光放長遠,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通脹壓力依然不小的情況下,更不能走以前的老路子,為保增長而不擇手段,既要前進,也要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否則,中國經濟之車就有可能因飈車而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