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龍一直象徵著中國、中國人和皇帝。在北京的公園和紫禁城內依然可以看到的九龍壁曾被用來替皇家阻擋壞風水。龍這一概念起源於史前,“龍”字是恐龍一詞後面的一個字。古代的中醫以“龍骨”為藥材,龍骨往往就是挖自中國中北部化石很多的地區的恐龍骨頭。
陳紹華設計的傳統式樣的龍票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晚清時期即1878年發行的中國首枚郵票中的龍的形象。
帝國象徵的這種復興表明,在經歷了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後,中國正在多大程度上重塑文化根基。
這一“失去的十年”以領導人的逝世而結束。生於龍年——1904年的鄧小平重新獲得了黨的領導權,開始指引中國走上30多年的經濟改革之路。 這麼多的巧合事件讓中國人迷信地認為,龍年常常會發生自然災害、帝王過世,總有大事發生。
但住在美國的學者、曾撰文比較中西方文化中龍的概念的趙啟光說,龍應該“向世界放射中國人民的光芒”。他說:“世人不應害怕這種想像中的巨大生物,包括中國人自己在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