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讀下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1865年描述當年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
想想看,圍繞如今的中國,澳大利亞央行變成了中國人民銀行的影子銀行;歐洲的工廠車間裡,日夜不停地為中國趕制奢侈品和豪華汽車;全世界的巨輪,把鐵礦石、原油競相運往中國;美洲的大豆和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居民的廚房和餐桌;中國的資本,在全球各地掃貨。儘管中國的GDP占全球不及10%,全世界幾乎一半的粗鋼、水泥、煤炭產量在中國,今後全球新增能源消耗量,一半以上來自中國;中國剛剛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而且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在全球富豪榜上,那些近年來財富增長最快的,要麼來自最初級的大宗產品的生產商,要麼來自最高端的歐洲的奢侈品牌擁有者,而其最終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國市場。所有這一切,都注定了中國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了GDP在全球所占的份額。
中國在十八大上產生的新一屆核心領導集體,將管理著世界上最富裕和最龐大的政府。它擁有最大的外匯儲備3.2萬億美元,如果願意,也許可以讓歐洲擺脫債務危機;在世界各國政府借債度日時,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每年以GDP增幅兩倍的速度增長,而在2006到2010年,中國各級政府的土地出讓金增長又是財政收入增幅的兩倍。2011年,就在歐美政府在債務危機中掙扎時,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首破10萬億元人民幣,增幅達24.8%,其中非稅收入增幅達41.7%。從中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來看,不可能出現歐美式的政府債務危機。而且國有部門在經濟中的擴張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一位美國同事問我,中國政府是不是處於歷史上最富裕、最強大的時期。我說,從占全球GDP的份額來看,可能還不如鴉片戰爭前後,從相對文明程度來說,還很難說能否與漢唐盛世相比,但僅從政府坐擁的財富來看,可能是處於一個空前的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