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鏡湖董事長(左)與中評社社長郭偉峰親切交談 |
中評社╱題:中國經濟發展及面臨的問題 作者:張鏡湖(台灣),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
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糧食不足,人民生活極為窮困,經過十年的努力,糧食問題始獲解決,於是外商投資倍增兼以政府多次五年計劃改善基礎建設,於是經濟成長率持續維持在每年百分之十左右。
中國沿海港口優越,外商投資集中沿海東區與中西兩區的經濟差異日益擴大,最近政府推出密佈全國的高速鐵路網,完成以後或可吸引外商在中西部投資較多的企業。就產業結構而言,中國仍滯留在農業社會,第一產業所佔的比例遠高於先進國家,至今中國城市化的程度仍低於世界平均值,今後都市化的進展勢必帶動服務業的成長,都市化也會增加電能的用量因而提高能源利用的密集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雖然今後中國經濟發展仍將持續快速成長,但中國至少面臨四個重大問題,亦即(一)北方水資源的短缺,(二)部分重要礦產儲量不足,(三)能源利用效率太低,(四)二氧化碳排放量過高。此外,華北水資源不足和石油儲量太少是經濟發展的兩大隱憂,所幸中國政府未雨綢繆,已力求因應之道。
農漁牧增產
1978年,農作物播種面積中糧食作物高達80%,而世界平均僅51%,但因人口眾多,單位面積產量偏低,糧食供應仍極不足。
糧食增產的方法包括:(一)品種改良:八○年代袁隆平所育成的雜交米(hybridrice)單位面積產量比其他品種高30%,是育種史上的一大突破。中國小麥品種也持續改良。(二)作物種植面積的調整:例如過去東北作物以大豆和高梁為主,高梁為C3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較低,玉米為C4作物產量極高,自1978年至2008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增加1.5倍主要產地在東北和華北。(三)灌溉面積的增加:1978年中國灌溉面積佔耕地30%,1990年增至32.4%,2009年達37.4%,僅次於印度為世界灌溉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四)中國化學肥料的施用量從1978年的884萬噸增至1990年的2,590萬噸和2009年的5,404萬噸。現為世界最大肥料施用國,約佔世界總量28%。
1978年至2009年三十一年期間,稻米、小麥和玉米單位面積的產量分別增加1.66、2.57及1.88倍,於是穀物佔農作物的面積自1978年的80%降至2009年的69%。穀物面積減少以後,才有足夠的耕地種蔬菜、棉花和植物油等。
中國主要穀物包括米、小麥和玉米,幾乎都可以自給自足,祇有大豆2009年進口四千二百五十五萬噸約佔總消耗量四分之三。
糧食增產以後部分的榖類可供飼料。1978年中國肉類產量約為每人9.05公斤,2008年增至42.38公斤,2007年中國肉類佔世界總產量26.6%居第一位,其中豬肉佔世界43.8%第一,牛肉11.2%第三,羊肉33.9%第一,禽肉18.9%第二。
1978年中國遠洋漁捕量佔世界5%,1995年增至17%,躍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國遠洋漁捕量佔世界19.8%,養殖漁產佔67.1%,都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外商投資與貿易順差
1990年,中國糧食問題解決以後,持續二十年經濟成長率在10%左右,速度之快,史無前例。外商大量投資固為一重要推動力,但國內基礎建設規劃得宜,亦厥功至偉。
1991年以前外商在中國投資金額極少,1992年,首度超過100億美金,其後快速成長,1996年超過400億,2006年超過600億,2009年更高達900億美元。外商投資所生產之產值自1998年至2009年增加十倍以上,對中國經濟發展貢獻甚大。外商投資多年來香港都居第一位佔40%左右,美國、新加坡、日本、南韓,台灣都是重要投資國,外商投資以自遼寧至廣東的沿海地區為主,例如2009年佔總額83%。
在2004年以前,中國對外貿易順差仍極小,2005年突破一千億美元,比2004年增加三倍以上,2007及2008年更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貿易順差佔GDP9%之多。
三大地區的經濟差異
中國可分為三大地區,東部指自遼寧至廣東的沿海七省和海南島,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個直轄市。中區北起黑龍江、吉林,經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至江西共八省。西區包括西北的陜西、寧夏、甘肅、內蒙古和新疆,西南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和重慶直轄市以及高原地帶的青海和西藏。東區佔全國10.8%的總面積,但佔40%的人口,中區佔17.6%的面積,32%的人口,西區佔71.6%的面積,但僅有28%的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