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改革的動力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階層變遷及利益分化、不斷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和特定時期的社會危機是中國政治變革的主要動力。當前,儘管從老百姓對政治的關心程度來看,中國政治改革在基層社會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但是,從危機意識、改革共識和領導者的權威等幾個方面看,中國政治改革的動力存在嚴重不足。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而且危機意識很強,這成為推動政治改革的重要動力。而現在,社會危機顯然已經沒有那麼嚴重,社會危機意識也沒有那麼強烈了。並且,中國政治改革沒有新的理論來進行支撐,沒有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樣的綱領性文件,也沒有像鄧小平“南巡講話”一樣的改革號角,特別是整個社會對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存在很大的分歧,關於政治改革的理論共識有待進一步增強。同時,改革需要強有力的政治人物來推動,可是,正如鄭永年教授所說,中國的強人政治時代已經過去,中央權威也出現了弱化。在這種局面下,改革只能循序漸進,穩健推進。
翻天覆地的政治變革對一個國家來說,只能是不幸;平靜的政治變革才能真正引導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裕。一方面,中國要避免翻天覆地的政治運動;另一方面,政治完全不變革,中國社會的活力也會消退。面對這種形勢,中國的政治改革要務實可行,逐步推進,而不可急於求成和草率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