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兩國中的一些頗具影響力的集團聲稱,中國與美國之間因爭奪霸權而引起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在2011年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以作為胡錦濤主席對美國進行的國事訪問的尾聲。在聲明中,兩位領導人共同承諾要建立“積極、合作以及綜合性的中美關係”。在兩國的主要關切上,中美互相安慰了對方,並宣布“美國重申,其歡迎一個強大、繁榮、成功並在世界事務中扮演更為重大角色的中國。中國歡迎美國以亞太國家的身份在區域內為和平、穩定以及繁榮作出貢獻。”
就此,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亨利.基辛格博士在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摘發自己的論文指出,自從那時起,兩國政府都對實踐上述目標作出了各自的努力。中美高層官員們互相進行了訪問,在一些主要的戰略與經濟議題上,還將這些互訪實現了制度化。此外,兩國軍方的接觸也獲重啟,為兩國的交流開辟了一個重要的渠道。在非官方的層面,所謂“兩軌”對話也探索出了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的可能途徑。
在合作日漸增加的同時,必然會有其反面。中美兩國中的一些頗具影響力的集團聲稱,中國與美國之間產生因爭奪霸權而引起的爭鬥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衝突或許都已在進行當中。從這個視角來看,尋求中美合作似乎不僅是過時的,甚至還是天真的。
觀點鮮明、互相攻擊的分析在中美兩國並行不悖地不斷浮現,一些美國的戰略思想家認為中國的政策試圖獲得兩個長期的目標:頂替美國在西太平洋成為居首的強權以及把亞洲鞏固為一個服從於中國經濟、外交利益的排他整體。在這個概念之下,雖然中國的絕對軍事力量並不能正式地與美國相匹敵,但是北京卻能夠在衝突中製造出華盛頓所不能接受的風險。此外北京還在不斷開發出新的方式,化解美國的一些傳統優勢。
中國無懈可擊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將最終與其射程不斷擴展的反艦彈道導彈比肩,在與非對稱能力相關的一些新領域,如網絡與太空,這更不遑多論。在其領土外圍一系列島嶼所劃出的範圍內,中國可以確保自己海軍所處的統治地位不被動搖。一旦這樣的一種屏障切實成型,一些依賴於中國貿易的鄰國鑒於美國對中國進行反制的能力存疑這一事實,將可能會隨著中國的喜好來調整自己的政策。最終,這種趨勢將引領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整體的形成,同時美國最新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至少也暗示了類似的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