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最近,日本政府不斷在釣魚島問題上挑起事端,中國需要出台反制措施,尤其是利用當前中日經濟的特點,採用一些經濟制裁手段,使日本不敢在釣魚島問題上魯莽行事。
環球時報14日刊登採訪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研究員趙昌會的文章稱,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日經濟合作已經相當深入,在某種意義上形成相互依存關係,但實際上日本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更強。這種依賴性首先表現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日本企業,目前不少都是依賴中國市場發展甚至存活的,中國市場已經是他們的“強心劑”,如果中國市場對某些日本企業關上大門,可以說是“直中靶心”;其次,日本金融業目前很不景氣,無論是自身的正常業務發展,還是開拓新的領域,其前途都在中國,無法在中國立足對於日本銀行業而言幾乎是致命的;再次,中日企業、銀行界目前在東南亞市場已經形成競爭關係,而中國在東南亞勢頭更勁,中國若展開地緣經濟競爭,日本經濟的抵抗力有限。
此外,日本雖有一些高新技術、資金優勢,但這種優勢並非其獨有,中國可以轉而從其他渠道甚至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而日本所需要的稀土等戰略性資源,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所掌控。因此,中日經濟相互依賴確實比較緊密,但日本對中國的需求遠遠大於中國對日本的需求,會對它的政治、外交形成牽制。
利用這種牽制關係,中國可以綜合考慮多種手段,從經濟方面出台一些制裁性措施,讓日本盡早結束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冒險之旅。在貿易方面,日本依賴中國的原料、半成品等中低端產品,這就需要在一些重要原材料上“刹閘”,對原先的粗放出口採取一些限制手段。例如日本一直希望在電子產業永遠壓倒中國,而中國在稀土資源上對日限售,無疑是“打中七寸”。與此配合,在關稅方面,中國也可以推出差別關稅,例如在稀土出口上對其他國家關稅水平不作調整,而對日本則適度提高,讓日本相關的企業和某些地方政府感到痛。
文章指出,在金融方面,也不應放任日本金融機構中國市場擴張,可以採取一些具體的金融政策,可以推遲、暫緩或限制對日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開辦業務的申請,或者縮小日本金融機構在華授信額度,通過各種規定抬高日本金融機構在華辦理業務的成本。
此外,日本自去年大地震以來,大力推動中國遊客赴日旅遊。適度疏導中國遊客的去向,會讓日本的消費零售業受到打擊。中國可以限制國內對日本旅遊景點的推介,引導旅遊機構減少赴日旅行線路,同時推動遊客去東南亞、非洲甚至拉美國家觀光,這些國家和中國下一步發展利害關係很大,對它們做一些政策傾斜並不為過,也能對日本構成牽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