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中國金融市場快速變化的步伐相比,中國政府取得的進展就顯得很緩慢了。中國金融市場發生的變化,已超出了官方改革議程所涵蓋的範圍。
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就是真正利率自由化的例子。這些理財產品通常是把貸款再包裝為短期投資產品,這在幾年之前幾乎不存在。但到今年第一季度末,理財產品總額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銀行存款總量的12%。
銀行使用理財產品競相爭奪客戶,用比存款利率上限還高的收益率吸引他們。但客戶都非常挑剔。許多理財產品的期限短到只有一個月,到期之後投資者就可以轉向另一家銀行。競爭相當激烈,使得銀行的利差降到了最低限度。
若要感受固定收益產品的繁榮盛況,請忽略普通的債券市場,把目光轉向信托業。中國的信托公司發放貸款或進行股權投資,然後再把這些打包成固定收益產品賣給客戶。
這些信托公司在十年前還默默無聞,如今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5.3萬億元人民幣,就資產規模而言,信托業今年將令保險業黯然失色。與債券市場的對比結果甚至更令人震驚。信托產品總額大約是在中國的交易所交易的企業債券總規模的20倍。
信托和理財產品的成功很容易理解。在中國,對任何有可能帶來合理、安全回報的投資產品,投資者都有著被壓抑的需求。由於利率過低,儲戶已厭倦了把錢存進銀行。股市被視為從事內部交易的秘密堡壘,房產價格也在下降。投資者迫切需要新的投資產品。
但信托和理財產品的迅速崛起,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中國政府鼓勵了一種信念,即債務違約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可以命令銀行為瀕臨違約的公司紓困,比如今年早些時候的人造纖維製造商山東海龍(Shandong Helon)。許多理財和信托產品在出售時,都帶有“債務人不會違約”的隱性擔保。投資者可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遇上糟糕的結果。
還存在市場改革操之過急的系統性風險。中國政府變得謹慎是有理由的。就在十年之前,中國的各家銀行實際上是資不抵債。政府必須注入巨額資金幫助銀行恢復健康,同時也希望給它們時間站穩腳跟、成為以盈利為導向的機構。
多年以來,中國監管者的態度都極為謹慎,不敢引導金融體系駛向競爭的“驚濤駭浪”。他們最終還是朝著這個目的地駛去,而金融體系就更加迫不及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