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奧運會期間,和我國選手奮勇奪金一樣,匹克體育、淄博陶瓷等“中國製造”產品為倫敦奧運會增色不少,顯示出海外擴張的強勁勢頭。然而,近來不少“中國製造”又在加速外逃至東南亞等勞動力更為便宜的地區,有人甚至稱之為“離歌”四起。
新華網報道,“中國製造”將走向何方?專家認為,中國製造業“擴張”與“出逃”並存,是經濟轉型的典型表現,由低端製造業向高技術含量製造業轉型是中國經濟升級的必由之路。
擴張加速品牌影響漸強
“中國製造”在奧運會用品上可謂獨領風騷。根據奧運會官方網站信息,倫敦奧運會900項不同種類的奧運官方紀念品中“中國製造”占到65%。
奧運會只是“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集中體現之一。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製造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已達到19.8%,超過美國的19.4%,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
然而“中國製造”已不僅滿足於做幕後英雄,這次我國品牌匹克與新西蘭、斯洛文尼亞等7支奧運代表團簽約,簽約的代表團數僅次於國際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361°、鴻星爾克等品牌也都贊助了多個國家的奧委會。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業在世界併購市場上動作頻頻。今年以來,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廣西柳工併購東歐最大的波蘭工程機械企業HSW的工程機械事業部,山東重工獲得全球豪華游艇巨頭意大利法拉帝集團75%的控股權……
|